成本管控是項目生產經營的源泉,降本增效是提升項目效益的關鍵抓手。在合武高鐵建設進程中,中鐵一局合武高鐵2標項目經理部四分部圍繞“精耕細作控成本 智能建造增效益”的核心目標,在關鍵環節精準施策,頻出實招破解成本管控中各類瓶頸難題,認真做好降本增效、提質增速這篇大文章。
精細管理:守住項目效益“基本盤”
由分部參建的合武高鐵湖北段HWZQ-2標管段總長度37.79公里,共設置梁場2處,需預制和架設箱梁929孔。項目線路長、體量大,很多管理人員是首次同時管理兩個梁場。面對如何做到“精細管理提質效”這一問題,項目負責人張鵬給出的答案——“堅持集約管理、抓實現場管理、加強過程管理”。
集約化管理核心在于“集中決策、分級執行”,分部結合兩個梁場的節點工期和施工計劃,統一部署和調配人、材、機等資源,打破了傳統單梁場獨立運營的壁壘,全力確保節點目標如期完成。
在人工費成本管控上,分部以“人崗匹配、提質降費”為原則,精準優化人力配置。一方面根據節點工期將兩個梁場施工計劃細化到月、周、日,結合線下施工進度錯開兩個梁場施工高峰期,通過梳理各工序作業流程,分析不同崗位人力需求峰值與谷值,推行“兩個梁場+彈性排班”的機制,減少人力閑置浪費。另一方面,認真做好各類技術、標準培訓考核工作,培養選拔具備多崗位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,實現跨梁場調配。
物資和設備管理一直是項目降本增效的重頭戲。在原材料管理方面,針對鋼筋、水泥、砂石料等主要原材料,分部統一進行招標采購,憑借批量采購優勢降低采購單價。同時,進一步完善了材料采購、驗收、保管、領用手續,嚴格按分包合同約定的消耗量,對施工隊伍進行材料節超考核。在設備管理上,實施“定人、定機、定崗”責任制,兩個梁場分別配備專業維修班組,定期進行設備維護保養,降低設備維護成本。結合小型機具易周轉特點,嚴格卡控小型機具采購配置,根據兩個梁場的生產進度,進行動態調度,提高設備使用率。
沒有監督,再好的成本管理措施也會偏失方向。
分部從“事前、事中、事后”三維度把控項目成本,堅持月核算、季分析成本管理制度,推行部門每日成本動態統計上報管控機制,建立起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監督網絡,將成本管控納入部門月度績效考核中,把成本管控與員工薪酬直接掛鉤,讓成本管控不再是商務管理部門的 “獨角戲”,而是全員參與的 “大合唱”。
智能建造:讓降本增效“跑起來”
走進合武項目麻城梁場鋼筋加工車間,除了一條生產線幾乎看不到作業工人,昔日“人工加工、人拉肩扛”的忙碌場景已被高效精準的智能設備所取代。
“為有效控制施工過程中成本損耗,分部針對箱梁預制過程中各道工序的具體需求,先后引進全自動定位網焊接機、錨穴鑿毛切割噴涂一體機、智能噴淋等40余臺套智能化設備,80%以上的施工設備實現了自動化、智能化,施工效率顯著提升?!表椖控撠熑笋R廷俊介紹說。
智能建造不僅改變了梁場的生產方式,更通過數字管理實現了成本的精細化管控。項目圍繞“數智化”轉型升級目標,充分運用 BIM、物聯網、AI 智能識別、智能終端等先進信息技術,實現調度中心與生產一線實時溝通、線上組織,極大地提高了生產質量、效率、安全和管理水平,整體生產效率較傳統施工模式提升約 30%—40%。
全員參與:點滴之處“做減法”
辦公生活區做到人走燈滅、杜絕一次性餐具的使用、打印紙雙面使用、廣泛使用太陽能燈具……
日常節支是一筆“精細賬”,分部嚴格落實“勤儉辦企”要求,加強對用紙、用電,用水的管理,在打印機、水房、衛生間張貼節約標語,從小細節做起,讓成本管控的種子在日常工作生活“生根發芽”。
分部從“源頭”把關,在駐地建設時,與公司其他收尾項目積極對接,對辦公、宿舍及餐廳家具、文件柜、電腦打印機、空調空氣能。以及部分可周轉的配電箱、小型機具等空置低值易耗物資進行調撥使用,既節省了建家采購支出,還提高了建家效率,為項目大干快上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。
從精細管理加強成本管控 ,到智能建造提升生產效率,分部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步履不停、成果顯著。未來,分部將繼續以“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”的緊迫感,以“真抓實干、務求實效”的行動力,將成本管控融入生產的每一個細節,把降本增效刻進前進的每一步征程,共同書寫“一局制梁”品牌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,為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注入更強勁的活力!
合武高鐵麻城梁場
召開季度成本分析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