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鋼筋叢林里的“技術先鋒”——記中鐵一局開封區域項目青年技術員賈一帆
清晨的陽光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,賈一帆正在把需要的交底資料、圖紙、規范塞進工具包,拉鏈合上的清脆聲響,仿佛是為新一天工地生活奏響的序曲。翻開他的工作檔案,一組數據格外醒目:三年間,完成技術交底70次,編制作業指導書11份,制定專項施工方案6份,實現技術改進1項,完成雙優化案例2個。這些翔實的數據,客觀記錄著他在開封區域項目三年來的工作實績。
三步鑄匠心 技術見真章
“技術是工程的脊梁,必須分毫不差!”這是賈一帆的座右銘。他獨創的“技術精進三步法”在項目部分享會上引發熱烈討論:
第一步:夯實理論基礎。在汴東項目期間,他抱著規范條文死磕,將22G101圖集標注成“彩虹筆記”——用不同顏色標注關鍵節點、易錯參數和施工要點,建立起可視化的理論體系。每當現場施工與圖紙出現偏差,他總能迅速翻查筆記比對數據,讓抽象條文成為解決問題的“導航圖”。
第二步:強化現場實踐。去年酷暑,萬和城項目地下車庫施工正值關鍵期。37℃的高溫下,賈一帆穿梭在鋼筋網格間,一手持鋼尺校準間距,一手握扭矩扳手檢驗連接強度,嚴格比照“彩虹筆記”與現場實況。汗水浸透工裝,他依然一絲不茍地核驗每一節點,用精準測量和規范操作確保技術規范落地“零偏差”。
第三步:推動技術創新。在祥符區項目,他基于前兩步積累的經驗,發現傳統鋼管處理工藝存在效率低、污染大的問題。通過整合現場數據與理論分析,他參與編制了鋼管調直除銹刷漆一體化施工技術,不僅提升鋼管周轉質量、降低損耗,更減少了粉塵排放。這項源于實踐的創新成果,榮獲“2024年中鐵一局七公司優秀實用技術成果二等獎”,完成了從“解決問題”到“創造價值”的跨越。
技術護航安全 匠心守護生命
作為項目青年安全質量監督崗崗員,賈一帆始終把“技術護航安全”理念深度融入日常工作。具體實踐中,他聚焦三個關鍵環節:
日巡重技防。每天到崗即對負責樓棟展開“技術化”巡查,專業判斷腳手架穩固性,監控施工機械運行狀態,嚴格核查工人防護裝備佩戴規范,不放過任何潛在隱患。
質量“嚴把控”。每道工序嚴格對照圖紙方案復核,杜絕偏差。關鍵工序旁站監督,使用坍落度筒檢測混凝土性能,靠尺塞尺精準測量墻體垂直度平整度,確保毫米級誤差控制。
交底明標準。新工序啟動前,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,借助圖表演示,確保每位工人清晰理解要點標準,從源頭保障施工安全優質。
榮譽見證成長 實干詮釋擔當
三年來,賈一帆先后獲評中鐵一局七公司2023年度工程項目及算量組價業務培訓班“優秀個人”、2024度“優秀青年安全質量監督崗崗員”、2025年“七彩杯”測量、試年驗、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比武暨“五會五有”青年技能大賽建模組第三名榮譽稱號。“腳踏實地多學習。”賈一帆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。從規范條文到施工圖紙,從技術交底到成果創新,賈一帆始終以嚴謹務實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。
從晨光熹微到華燈初上,從數九寒冬到三伏酷暑,賈一帆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個施工環節。在八朝古都的建設工地上,這位年輕的技術員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工程人的責任與擔當——既要精通圖紙規范,更要懂得如何讓技術在鋼筋水泥間生根發芽。
職工風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