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宿蚌城際鐵路控制性工程跨京臺高速矮塔斜拉橋合龍
12月2日,隨著最后2米合龍段的澆筑完成,由中鐵上海設計院設計、中鐵一局承建的淮宿蚌城際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——跨京臺高速矮塔斜拉橋順利合龍。大橋合龍,打通了全線鋪軌施工通道,為全線早日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合龍段梁體高 6米、寬 14.3米、長2米,計劃澆筑 84 方。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溫度變化對混凝土的影響,保證梁體結構質量,合龍段選擇在夜間澆筑。澆筑作業于12月2日凌晨3:56開始,于12月2日上午10:28結束。澆筑施工采用 56米汽車泵泵送混凝土,為了減少懸臂端受風力、溫度變化引發的應力影響,澆筑前,項目部采用臨時鎖定、預張拉及增加配重等手段,給懸臂端加上“安全鎖”,鎖定后能限制位移,確保兩端精準對接。澆筑時,隨混凝土重量增加同步調整配重,確保結構受力均勻、緩和,保障合龍質量。同時,對掛籃進行全封閉施工,整個兜底與掛籃形成一個整體,有效避免了節段施工時雜物墜落危及行車安全的情況。
淮宿蚌城際鐵路位于安徽省北部,正線全長約160.5千米,是連接淮北市、宿州市與蚌埠市的城際鐵路,對于完善區域城際快速鐵路網,密切皖北城市群與合肥都市圈的聯系,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中鐵一局承建了淮宿蚌城際鐵路站前III標工程,全長31.85千米,管段內的跨京臺高速矮塔斜拉橋為全線控制性工程,也是中鐵一局在建的跨度最大的鐵路矮塔斜拉橋。
跨京臺高速矮塔斜拉橋全長544米,設計跨度為(38+120+228+120+38) 米,主跨228米,為“塔、梁固結”的雙塔雙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,在DK69+350處(主跨跨中)以21°夾角上交京臺高速。大橋分111個梁段,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,最大懸臂澆筑梁段重469.5噸,對混凝土性能及連續梁線性控制要求高,斜拉索精度控制要求高。
自跨京臺高速矮塔斜拉橋開工建設以來,中鐵一局在抓好安全質量的前提下,快速推進項目建設。首根樁基于2022年9月4日開鉆,90天完成32根大直徑、百米超長樁施工;48天完成兩個大體積承臺施工;29天完成兩個主墩施工; 97天完成兩個超大0號塊施工,標準節段平均用時11天。
建設過程中,中鐵一局項目團隊深入開展科技攻關和課題研究,解決了復雜地層中大直徑超長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關鍵技術難題,圓滿完成了矮塔斜拉橋32根樁徑2.5米、樁長101至108米的鉆孔樁施工任務;總結出的“大跨度矮塔斜拉橋掛籃懸臂澆筑施工工法”,解決了傳統堆載預壓方法難以模擬實現實際荷載分布不均勻的難題;采用的“軌道翼緣夾緊機構裝置智能行走”工藝,解決了傳統掛籃行走速度不易控制、受人為因素影響大等問題;采用的塔端索導管安裝工藝工法,解決了傳統測量方法定位難度大、精度不易達標的問題。項目部12項小改小革在現場施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3項課題榮獲重慶建筑業協會QCⅢ類成果。
中鐵一局淮宿蚌城際鐵路一分部項目負責人閆鋒介紹,下一步,項目部將進一步總結前期施工經驗,整合資源、統籌謀劃,高效推進橋面系、無砟軌道、斜拉索二次張拉等剩余工程,助力淮宿蚌城際鐵路早日建成通車。
上海鐵路局合肥樞紐宿州指揮部指揮長王義寶、副指揮長武佩峰;宿州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望濤;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淮宿蚌城際鐵路配合施工指揮部指揮長王建春;鐵四院(湖北)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淮宿蚌三標監理站副總監曾德奎;中鐵一局橋梁高級專家、副總工程師閔擁軍,華東管控組副組長郭應忠,八公司執行董事、黨委書記秦定松,淮宿蚌III標項目經理張偉,八公司副總經理史維康等在現場見證合龍。
儀式現場
合龍后的矮塔斜拉橋
合龍后的矮塔斜拉橋
合龍后的矮塔斜拉橋
與會領導與建設者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