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橋”見品牌】從大河到細流 八公司在水務環保領域實現深耕發展
近年來,中鐵一局八公司深入貫徹落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發展理念,積極響應中鐵一局集團“第二曲線”經營戰略要求,以地下渠箱優化改造、污水處理廠、海綿城市等工程為主要突破口,實現了規模增長、升級轉型、綠色發展的多贏局面。
躬身入局,深耕水務市場
做熟區域市場、實現滾動發展是建筑企業經營發展的夙愿,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快速轉型是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,當區域經營遇見水務工程,這兩個問題實現了“雙向奔赴”。
中鐵一局八公司根據中鐵一局戰略部署,著力開辟第二曲線市場,率先在廣州地區打開水務板塊市場,并通過積極完善布局,建立良好合作交流關系,積極適應市場供給側改革,持續深挖市場潛力,不但開辟了新的市場藍海,還探索出一條滾動經營發展之路。
廣州大道北渠箱清污分流項目,是八公司再入廣州市場打響水務板塊的第一槍。該項目屬“歷史遺留問題”,施工最大的困難是要橫穿廣州大道北主要交通要道、地鐵3號線及多條渠箱等。專家評審會上,一位老專家說“十年前我坐這里評審這個項目方案,十年后還是這個項目,這塊十年沒人敢啃的‘硬骨頭’,對中鐵一局來說也是一場硬仗。”
既然敢接,就要漂亮完成。方案評審完成后,項目部組織精干隊伍,精心部署、精準施策,在半年時間內攻克了頂管施工地質條件復雜、渠箱內淤積嚴重、地下管線復雜等難題,依托項目研發的“提高砼排水管道閉水試驗合格率”“研制一種特殊環境下淺基坑施工防護裝置”等課題,均獲QC成果一三等獎。施工過程中,廣州水務設計院、水務局、生態環境保護局等多家單位到現場檢查,對工程質量和標準化建設給予高度評價。
隨后,八公司在廣州區域相繼中標排水管網大中修、百子涌渠箱清污分流、濱江橫渠箱等7個水務工程及2個“派單制”公共管網維修項目。為了加強片區集中統一管理,方便對內外銜接、資源集中管控,八公司成立“廣州市中心城區水務工程指揮部”,嚴格落實公司“干好手中活,打好品牌宣傳,開拓廣州水務新營銷市場”策略,協同營銷人員深耕廣州水務市場。
在新的市場營銷策略驅動下,廣州水務指揮部以在手的西塱二期凈水廠再生水利用工程,敲開了荔灣區水務市場大門。為了近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和非生產性成本支出考慮,指揮部駐地也搬至荔灣區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接連中標花地河西側污水干管完善工程和中心城區老舊管網(雨水)更新改造工程,市場策略轉換取得初步成功。
匠心打造,鑄就綠色精品
從首個清污分流項目開始,中鐵一局八公司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深耕水務治理領域,持續為改善居民出行條件和創造美好生活環境而貢獻“一局力量”。
廣州水務指揮部承建的20個項目、48條渠箱施工,通過對渠箱優化改造,實現渠箱內污水不積存,從源頭截污分流老城區、城中村及商業街等河涌的污水和自然雨水,使雨水、污水各行其道,從根本上解決了水污染和內澇問題。在項目全體參建人員的努力下,僅用兩年多時間,就取得顯著成效:鷺江渠的水清了,十五余條河涌又有魚兒跳躍了,整潔、清新的出行環境,大幅提升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。
湖北省最大的海綿化改造工程沙湖港項目,以“綠色建筑建設、低碳城市發展、智慧城市形成”為目標,通過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技術,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方面更具“彈性”。歷時三年,中鐵一局建設者讓曾經遠近聞名的“臭水港”獲得徹底改觀, 4.9公里的沙湖港港渠碧波蕩漾,兩邊綠化帶綿延數里,河道兩邊的坡面及景觀布置,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的海綿城市理念不但留住了雨水,還讓它成為城市“解渴”的財富。
八公司時隔多年再回重慶市場,也是以“水務”打頭陣。從2021年4月起,接連在高新區中標三個污水處理項目。其中,重慶西永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,采用“集約半地埋污水處理車間方式”進行建設,實現了單功能環保設施向多元化城市環境綜合體轉型,更好地保護了梁灘河、嘉陵江水體。金鳳污水處理工程為半地下式污水廠,采用的“污水處理車間雙層加蓋半地埋”建設方案,外看是一座休閑養生的運動公園,內部則是一座分為上下兩層的污水處理廠,實現了景觀性和環境友好性的結合。
水務工程為“綠色”而建,施工過程中也處處以“綠色”嚴格要求。廣州、武漢等地區的多個水務項目在安全文明施工不僅深受當地政府部門、附近居民認可,還榮獲了“安全文明綠色施工樣板工地”“水務精品工程”“ 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工地”“文明施工優良工地”等稱號。
共享共贏,提升價值創造
追求利益是企業的使命,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的價值取向。在維護企業利益上,水務工程項目錙銖必較,在彰顯企業責任和擔當上,他們亦是義不容辭。
廣州區域的水務項目屬典型的“先干后結算,邊設計邊施工” EPC模式。項目運用大商務管理思路,嚴格把控各項節點利潤,充分做好前期跟蹤摸排,加強與設計單位深度交流,積極參與初步設計、概算編制等工作,減少設計變更,杜絕材料浪費和現場返工,最大程度解決了設計和施工“兩張皮”的現象。在“量價”分開審核的情況下,力求做到竣工圖數量來源依據真實有效,符合設計規范和業主的要求,單價指標組價合理,無論產值收入還是利潤貢獻率全部達到預期目標。
廣州三田村是廣州水務局的定點扶貧單位,村里出行的咽喉要道,唯一一座石拱橋因年久失修給村民安全出行帶來巨大安全隱患。水務局的領導找到當時指揮部負責人劉輝說“修橋你們在行,但這個活小利薄……”還未等對方話說完,劉輝便接話道“為當地村民辦實事,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。”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就在舊橋原址上修成一座長10米、寬7米,安全美觀的新橋。為此,廣州水務局還專門印發通報感謝,號召全市水務系統各工程單位以中鐵一局為榜樣,為發展建設和服務民生做出更大貢獻。
無論是助力“脫貧攻堅”“鄉村振興”,還是多次以“中鐵一局速度”緊急馳援搶險,中鐵一局建設者總是第一時間響應,克服困難,交出滿意答卷。僅廣州指揮部兩年多時間,便收到廣州市水務局、區街道辦、交警、城管、派出所等單位的表揚信、感謝信32余份,錦旗50多面……而這些承載的都是中鐵人建設一方、融入一方的責任與擔當。
廣州水務項目河涌治理后效果
沙湖港項目兩港海綿示范帶
金鳳污水處理廠項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