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信息
無終之試
周末的一天閑來和上初中的女兒聊期末考試成績,3歲的小女兒忽然笑嘻嘻地說道:“媽媽,我在幼兒園考了一百分。”我順口答道:“那很好,保持住哦,我們都喜歡一百分。”小女兒便歪了頭,眼睛清亮如洗,回說:“那你就去考呀。”
我聽完竟一時竟無話可回,哭笑不得。小女兒說“那你就去考呀”,分明是將百分看作街市上的物事,仿佛人人皆可購得,只要肯去鋪面前一站。這倒極有道理,成人終日營營役役,豈不正是趕一場又一場的考試?升遷是考,貸款是考,連那病榻前侍奉的親孝,也成了親友鄰里暗自評分的課題。我們笑小兒天真,卻不知自己早陷在更大的“考場”里,掙命想博個高分。
大女默坐一側,神情恍惚,大約尚在咀嚼試卷上的紅叉。她已是曉得分數之重了,曉得那數字能定一日陰晴,判一夕哀樂。她見我語塞,嘴角便浮起一絲極淡的笑,不知是笑妹妹的天真,抑或是笑我的窘迫。
我自是日日赴考的。晨起為柴米油鹽計,夜來要同自己的倦怠相搏。這等人的試題,向來沒有劃一的答案,亦無先生執朱筆批改,只在心上刻下深深淺淺的印記。小女口中的“考百分”,在我輩已是奢求——成人的考場,向來只分及格與不堪,何嘗有滿分一說?
便是那街市上奔走的外賣車手,何嘗不在考他的試?須計算路程遠近,須揣度客人緩急,再給客戶陪個微笑好給個好評。便是那路口賣豆漿的大姐,也日日應試:豆要泡得恰到好處,糖要撒得不多不少。便是那路邊賣菜的商販,終日在考他的試:不停地換著遮陽棚的角度避免太陽曬著蔬菜,還要不時地給蔬菜灑上水,讓其看起來更新鮮。他們的考卷鋪展在晨光暮色之中,沒有分數,只有生存。
小女的眼睛清亮,是因尚未被“結果”二字所污。她只見“百分”之可喜,不見考途之艱辛。殊不知人世最大的試煉,恰在于明知沒有滿分,卻仍須勉力為之。農人種地,未必歲歲豐收;匠人作工,未必件件精品;文人屬文,未必字字珠璣。然而他們仍然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何也?
大女兒忽然開口道:“媽媽小時候考過百分么?”這一問倒教我怔住了。記是記得的,也曾有過紙上的滿分,那時的歡欣如同小女的歡欣,清淺而完整。但如今的考試,哪還有什么百分可言?不過是今日勝昨日,明日勝今日的無窮盡的追趕罷了。
小女等不及答案,早已蹦跳著去搭她的積木了。她將“考試”二字隨手一拋,如同拋卻一件穿舊的衣裳,渾然不覺其中重量。倒是長女若有所悟,看看我,又看看妹妹的背影,眼神里漸漸浮起一種復雜的東西——似是憐憫,又似是畏懼。
陽光斜斜地切過窗欞,將我們三人分成明暗兩界。我忽然明白,人生實為一場無終之試:幼時考分數,長時考生存。而真正的奮斗,恰在于明知沒有終場鈴響,卻仍然端坐考場,一筆一畫地填寫下去的勇氣。
小女搭的積木“小房子”一次次倒塌在地,她卻不哭,一遍又一遍去搭,樂在其中——這何嘗不是一種考試?何嘗不是一種不論結果的努力?
成人世界的可悲,不在得不到百分,而在早早地放棄了應試的勇氣。而真正的奮斗,或許就是如這小女一般,即便不知考試為何物,仍然歡喜赴考,即便“小房子”倒塌,也不減其樂。
試場無邊,唯有奮斗不息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