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身邊的工匠】守物設一隅致微 筑匠心萬里成峰 —— 記廣東五華項目物機部部長楊李毅
在廣東五華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,安全帽與反光背心的微光里,映照出一個全神貫注的身影——廣東五華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物機部部長楊李毅。這位90后陜西小伙,半蹲在路緣石旁,手中的金屬卷尺精準的繃成一條直線,刻度劃過石材棱角時,發出細微的“咔嗒”聲。這聲響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回蕩,宛如一位工匠為時代精心丈量的心跳,沉穩而有力。
扎根一線:在細微之處磨礪成長
回溯至2015年的深秋,當西安火車站的汽笛聲還縈繞在耳畔,楊李毅已毅然決然站在了中鐵一局銀西高鐵項目建設工地上。面對高鐵項目物資管理繁雜瑣碎的工作,他沒有絲毫退縮,而是主動學習業務知識,白天跟著老師傅跑現場、學流程,晚上研讀規章制度、整理臺賬。為了熟悉物資分類與性能,他在倉庫中一待就是一整天,對照清單逐一核對,將上千種物資的規格、用途牢記于心。當同齡人還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報表眉頭緊鎖時,這個關中漢子的手掌早已被倉庫貨架磨出了厚厚的繭子。暮色中的材料庫房里,他打著手電筒,仔細核對物資清單的身影被拉得很長。上千種建材的規格型號,如同碑文般刻進他的記憶中。螺紋鋼的屈服強度、防水材料的耐候等級、不同標號混凝土的凝結時間,這些原本冰冷的技術參數,在他筆下化作了一頁頁詳實的筆記,更深深烙印在他心中。
攻堅克難:用智慧破解管理難題
在廣東五華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攻堅階段,建材市場價格波動劇烈,給項目帶來一點的前所未有的挑戰。楊李毅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,巧妙應對。他借助珠三角建材產地分布地圖與物流實時擁堵地圖,在2024年混凝土價格暴漲前夕,帶領團隊在72小時內跑遍了11家攪拌站。通過衛星遙感數據比對砂石庫存,他提前鎖定三個月的供應協議,節省成本127萬元,為項目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隨著項目規模擴大,面對材料價格波動與供應商管理等難題,他深入市場調研,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和穩定的關系,并抓住價格低點進行采購。同時,他還建立了供應商考核機制,從產品質量、交貨期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評估,確保供應商能夠持續穩定地提供優質服務。在成品物資質量把控方面,他與試驗室緊密合作,對商混站開展不定期巡視,核查生產記錄、配合比等關鍵環節,實現了生產商直采直供,確保了材料質量與供應的穩定性。對于混凝土二級管等物資,他親自帶隊考察加工廠,從源頭掌握廠家生產、運輸等能力,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此外,他還在項目中積極推廣新能源公務車的使用,配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,既響應了綠色辦公的號召,又降低了用車成本。
榮譽加身:以初心踐行使命擔當
辛勤的付出終換來豐碩的回報。2018 年,楊李毅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,一舉斬獲了中鐵一局“設備管理先進個人”“物資管理先進個人”兩項榮譽稱號。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對他工作的高度認可,更是激勵他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。此后,他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激情,在工作中不斷突破自我。2024年,他再次榮獲三公司“先進生產者”稱號,成為同事們學習的榜樣。面對榮譽,楊李毅始終保持著謙遜的態度。他常說:“這些榮譽屬于團隊的每一個人,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。”在工作中,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年輕同事,幫助他們快速成長。在他的帶領下,物機部團隊凝聚力不斷增強,整體業務水平顯著提升,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
從初入職場的青澀小伙到獨當一面的物機部部長,楊李毅用八年的時光,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業績。他以勤奮為筆、以汗水為墨,在項目建設的畫卷上描繪出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未來,他將繼續堅守在物資設備管理的崗位上,用匠心與擔當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工作中的楊李毅